欢迎光临广州之声!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健康

新型锂离子电池实现量产 可抗冻又耐热

中新网深圳5月24日电 (郑小红 朱族英)记者24日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,该院碳中和研究所(筹)唐永炳研究员团队的一项新型锂离子电池技术,完成规模化量产。该电池最低工作温度可达到零下70℃,最高工作温度达80℃,且低温与高温性能可同时兼顾。

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,唐永炳研究员团队历时近十年,研发出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技术,系国内首款具有宽温域、低成本、长寿命的电芯产品。

图为新型电池规模化产线局部及批量测试。中科院深圳先进院 供图图为新型电池规模化产线局部及批量测试。中科院深圳先进院 供图

新型电池“新”在何处?该团队主要从负极材料和电解液上下功夫,研发了一种新型铝基复合负极材料,通过与商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匹配,针对不同应用场景,开发出新型锰酸锂、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等产品。

该团队相关研究员称,此次研发的新型铝基复合负极材料,在低温和过充条件下能有效缓解锂枝晶的产生,提高安全性。在续航性能上,该电池能量密度较传统锂离子电池提升13%至25%,能做到长续航,20分钟即可充满电。

同时,在成本方面,基于铝基复合负极的性能优势,并结合开发的高性能电解液,低温电池产品可以摆脱对昂贵的纳米级正极材料依赖,电池成本可降低10%至30%。

此外,该相关研究成果在Nature Chemistry,Nature Communications, 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期刊已发表SCI论文90余篇;形成了180余项专利池,其中包括PCT国际专利、中国发明专利、美欧日韩专利,获得授权专利120余项。

国际储能材料及电化学专家、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Arumugam Manthiram在其综述论文中指出,该成果首次提出了双功能铝基负极的概念,匹配商业化正极如钴酸锂、磷酸铁锂、三元材料等,电池表现出优异的长循环稳定性,使得铝基电池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。(完)

深圳市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广州之声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阿里云服务器
Copyright 2003-2025 by 广州之声 gzh.tjxsju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
关注我们: